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22〕24号)、《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的通知》(玉政发〔2023〕5号)等精神,大力推动福绵区“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结合福绵区实际,区发展改革局组织草拟了《玉林市福绵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现将文件起草的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背景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22〕24号)、《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的通知》(玉政发〔2023〕5号)文件精神,结合福绵区实际情况,区发展改革局牵头福绵生态环境局、区经科局、福绵各镇人民政府等31个有关单位研究起草了《玉林市福绵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希望通过《方案》的制定出台,大力推动福绵区“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起草过程
按照区政府对《方案》起草的工作要求,区发展改革局研究提出了《方案》的框架和结构,结合福绵区实际和各自部门职能,区发展改革局根据玉林市的方案,形成《方案(征求意见稿)》,并于2023年10月16日征求各镇人民政府及区各有关部门意见,要求各单位于10月19日提出修改意见,逾期未反馈视为无修改意见。除区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乡村振兴局、大数据发展和政务服务局共4个单位回复无意见;福绵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经科局、城管局、机关事务局、交运局、农业农村局共7个单位有意见报送外,其余单位均未见回复。根据各单位的意见,我局汇总完善,形成《方案(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并于2024年2月19日再次征求各镇人民政府及区各有关部门意见。要求各单位于2月21日提出修改意见,逾期未反馈视为无修改意见。除区委组织部,福绵生态环境局,区经科局、住建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乡村振兴局、城管局、审计局、妇联、福绵镇、成均镇、沙田镇、石和镇、新桥镇、樟木镇共17个单位回复无意见;区大数据发展和政务服务局、直属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共2个单位有意见报送外,其余单位均未见回复。最终形成《方案(送审稿)》。
三、主要内容
《方案》共分五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玉林市和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推动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确保完成福绵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2.5%,化学需氧量重点工程减排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确保不低于玉林市下达指标,并力争达到397.4吨、36.7吨、16.5吨、33.2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第三部分: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一)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以建材、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对存量项目按照“整体推进、一企一策”的要求,引导能效水平相对落后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十四五”时期,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35%。
(二)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全区工业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污染综合整治,鼓励工业企业、园区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广厂房屋顶光伏。到2025年,力争建成节能环保示范园区。
(三)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推动福绵区党政机关办公建筑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推动新建居住建筑执行65%节能标准、新建公共建筑执行72%节能标准,大力推动城乡建筑应用太阳能发电。
(四)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实施既有机场、公路绿色化改造,完善公共区域汽车充换电、加气等设施布局。
(五)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优化农村可再生能源结构,提高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比例,提升农村能源利用水平。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力争达到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 %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较上年再提高1个百分点,力争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4%。
(六)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加快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制冷、照明、数据中心机房、食堂灶具、油烟净化等设施设备节能改造,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鼓励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区和医院、学校等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到2025年,全区80%以上的党政机关达到节约型机关创建要求。
(七)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持续开展以烟花爆竹禁燃限放为重点的春季攻坚行动、以臭氧污染防治为重点的夏秋季专项行动、以秸秆禁烧和扬尘防控为重点的秋冬季综合治理行动,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南流江福绵段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到2025年,南流江福绵段重点流域水质稳定达标。
(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立足能源消费结构实际,坚持先立后破,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到2025年,全区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以上。
(九)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将无组织排放转变为有组织排放,进行集中处理,推进适宜高效治理设施建设和运维。加快推进城区内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引导开展油气回收改造。
(十)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加快构建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实现全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与产废情况的总体匹配。到2025年,福绵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85万吨/日以上,污水平均处理率提高到95%以上。因地制宜、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第四部分: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
(一)优化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坚持节能优先,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衔接,加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强节能形势分析预警,适时开展中期评估,对高预警等级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工作指导。
(二)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总量减排考核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制度、部门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强化总量减排监督管理,重点核查重复计算、弄虚作假特别是不如实填报削减量和削减来源等问题。
(三)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落实国家、自治区和玉林市关于“两高”项目严控严管政策。对年综合能耗5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两高一低”项目加强跟踪管理。严格落实国家节能减排金融政策,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两高一低”项目融资。
(四)健全法规标准。贯彻落实《玉林市南流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依法严惩重罚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并向社会公布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和生态司法与审计监督协调配合机制,强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五)完善经济政策。综合运用规划、土地、金融、税收、价格等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节能减排领域,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差异化补偿机制。
(六)完善市场化机制。配合创新有偿使用、用能预算管理、投融资等机制,参与建设节能减排要素指标交易市场。
(七)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监督和审查,严格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加强统计基层队伍建设,强化统计数据审核,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八)壮大节能减排人才队伍。加强福绵区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工作主管部门管理队伍建设。建设专业性强、职责明确的节能执法监察队伍。
第五部分:强化工作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国有企业要带头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鼓励实行更严格的目标管理。
(二)强化监督考核。开展“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乡镇加强激励,对工作不力的部门、乡镇加强督促指导,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福绵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点范围。
(三)开展全民行动。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营造绿色低碳社会风尚。
文件下载: